障行无阻3周年&助盲10年-2021
最后更新于
最后更新于
11月13日是一个神奇的日子,在障行/盲盲历史里我发现的就有三回。
第一次是2020年。三代目还没进来,我们二代目把西溪湿地策划得差不多了,就在那天打通障行其他平台的账号。那时候像小时候注册QQ那样想很多,把帐号设成女性更萝莉(呸亲切)、想个性签名和ID号,最后卡在了生日上。
“我就记得是18年正式成立,也不知道是哪一天啊”
“就直接用今天呗,11月13号”
就是这样敷衍的设定,过几天我们就发现了历史上惊人的相似:初代目留给我们唯一的账号公众号的注册日期也是1113,是2018年的。
人的年龄计算有阴历和阳历之分,一个从受精卵开始算,一个从在世界出生开始算。障行无阻的“生理生日”我目前也考究不到,大概知道它正式从事无障碍旅游前和前身盲盲仁海混为一谈。1113是障行第一个面对网络大众的日子,在整个发展长河也挺有意义。
我不如,把它当作障行的纪念日,像每年国际盲人节那样过。
障行迎来了她三岁的生日,按照那篇文章计算,我们帮助视障者也有十年了。
本来我对冗长的历史不太敏感,当过两年历史科代表背过的年份太多了。在大一第一次团队大会,文瑞给我们讲了创行从07年到现在的历史,7人时期、团队三角恋期、江鲔路亚姐时代等等。当时的我觉得有趣,但也就当个故事。
但后来我成为掌门人,我期间的障行了解透了,我想知道更多初代目甚至是盲盲仁海;这两年障行基本和我划等号,我不想我一走障行就垮掉,所以开始口述记录,一条条整理下有了感觉;两年里经历重整项目到职场语言暴力,对前辈的筚路蓝缕感同身受起来,能传承到现在真的不容易。
十年发展,人一直更替,历史风急花飞又一篇。有时候我会想起忒修斯之船,到最后障行会不会变得跟我所认识的完全不一样。惊喜的是我往上挖掘前辈时,总能发现雷同的地方,和文瑞同一个实习生项目名“追光者”,做了路亚姐当年也做过的捐发和喜马拉雅专辑;往下看,也有人烙着我相似的影子。
但可悲的是我也看到了变化。和初代掌门老柴交流我发现了本不该失传的东西,现在我修补好的楼宇又有点断层。下面这段是自我怀疑好几天后写下的,共勉:
有一瞬间感觉到脱钩
之前我们是找好景点,然后尽力为他们还原出来
现在,好像成了志愿者比我们还重要,导游不需要,风景“反正他们看不到”
将心比心,无障碍旅游
不该是这样吧
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吧,我更公众号这么久、卸任掌门这么久了,怎么还老是蹭老东家,老提视障者。卖弄经验?不满被排挤下场迫切证明自己?故意做得多打压同辈后辈?
我都设想过,但后来交尚德奖学金申请表和室友对我的两个提问我清醒了。
辅导员萍姐问我这个事做三年的初衷。那时的我其实因为刚被问到去世的爷爷,一哭就停不下来。但回答起来口齿还清晰,还记得讲视障朋友
——“他们对我很好,我想帮回他们”
那天又聊起障行的事,“你现在还留在社团吗”
“没有啊”
“那你现在在做什么,有拿到什么好处吗”
——好像是我乐意做,做习惯了
聊到尚德奖,开始想入非非规划个人奖怎么分(你连答辩都没开始啊喂),“要不我给一千二给障行,剩下的也够托福雅思”
“一千二干嘛,一千够多了~要不干脆别给,这是你的奖,怎么还分给障行”
——“这是我带了两年的项目啊”
这应该就是,我的答案了吧。
今天喜马拉雅也会更新,碎碎念但听无妨,戳左下方“原文链接”访问~
另,盲盲仁海考古请戳下方,前人不该被遗忘:
今年为了应对国际盲人节浙江台的采访,我找到盲盲仁海的公众号,试图摸索前辈未给我提及过的历史。我从菜单栏进去看前辈的第一篇文章,还是1113,是2016年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