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盲校》
最后更新于
最后更新于
这本书是八月去杭图借书时,在新书速递的桌子发现的。盲校?我一些视障朋友跟我讲过,说他们的教育要么是读中专早点出来做推拿,要么是读盲校学各种专业,会教怎么读盲文。我有个贵州朋友跟我讲过,他最向往的就是国内推拿的最高学府长春大学,之前看他备考了好久。盲校为背景的故事?作者也是长春大学毕业的?那就有意思了。
主人公林晨因视力障碍,入盲校读高中。林晨原以为这只是普通的校园,却慢慢发现,整个学校被窒息的气氛笼罩着。林晨想过退学,却被低视力女生范小寒真情挽留。许多同学劝林晨远离这个长得好看却穿不出一件好看衣服的“麻烦少女”范小寒,林晨百思不得其解。没有听从同学的劝告,林晨反而悄悄摸查起范小寒的私人生活,而一切都让他震悚和心碎。别有用心的算计、灵魂下坠的出卖、“直接进入欲望”的爱情,歇斯底里的背叛,一场场幕剧轮番上演,盲校暗潮汹涌……
吴可彦,1990年8月生,福建漳州人,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,逐渐失明,高中时就读于盲校,2009年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。
《盲校》.吴可彦. 四川文艺出版社. 2023
书中主要讲的是视障者林晨在高中盲校发生的故事,但这个高中比我认知上的高中更加残酷和“社会”。在这能看到,盲人无奈的就业选择、贪赌的原生家庭、涉黄的推拿店、私吞捐款的学校、老师和学生发生性交易、失足少女跳楼自杀,亦真亦假的魔幻。以至于我看到结尾理事长的发言有一种突兀感,这时候就光明起来了?像是警匪片为了过审在结尾加的一行白字。
总体来说还好,能够了解盲校的一些教学状况和视障者的视角。我本以为以这个做题材是为了以“盲人”的标签吸引流量,但到后记看到作者的采访回答,作者其实很清醒,写作中也没用这个标签博取同情:
周朝军:盲人写《盲校》,可以说填补了某种文学空白,你是否有继续写此类题材的打算? 吴可彦:在此之前,我出过两本长篇和一本短篇集,都没有写到盲人,因为我只有借助文学才能脱离“盲人”的限制,才能忘记自己是盲人,为什么我还要写盲人?我希望读者不知道或者忽略作者是盲人,但是现实却是逃避不了的,很快我就被贴上“盲人作家”的标签。盲校生活是一段对我影响很大的经历,是我非常熟悉的题材,《盲校》也是我十几年前就想过要写的一个小说,只是被我的心理障碍不断推迟。我决定通过《盲校》去面对“盲人”的问题,也是面对现实,现在《盲校》帮我克服了内心的障碍,我想今后会继续从自己熟悉的盲人生活里挖掘,看看还能写出什么作品。《盲校》.吴可彦. 四川文艺出版社. 2023
因为题材是取自作者的盲校生活,有时我会惊奇地发现:原来十年前的盲校也没和一般的学校有太大脱轨,看到了周杰伦、大学的期末考试周。为什么说也?因为这几年我问过在读特教院的视障朋友,他们也要学形势与政策、大学生职业规划这些公识课,也要忙着赶作业哈哈哈。
她见过太多不想做按摩的盲人,她知道他们后来也都做了按摩,无论是钢琴过了十级的一个学长,还是另一个学了很多年钢琴调律的学姐。她也知道有盲人做了播音员,做了接线员,做了老师,做了钢琴家、演唱家,但那些是少数人,按摩才是盲人的正业。
“因为你是从普通学校来的,所以你还是用他们的标准来要求自己。其实我们应该联系实际,上大学真的没有意义,一般的专业都不接收盲人,学按摩专业的话又何必去大学?你的目标是写小说,那就跟大学更没有关系了。”
黑暗也不是完全不好,盲人能在黑暗中得到更多自由。
同学们对周杰伦怨声载道,希望林晨不要放周杰伦的快歌,慢歌还算可以接受。周杰伦的音乐违反盲校音乐教育的基本准则,老师教的都是最阳光最昂扬的歌曲,他们认为周杰伦这样的音乐是颓废的,是有害的。
既然这么多同学嫉恨自己,林晨决定不给他们读卷子了,于是他宣布自己视力突然下降,看不清卷子了。这个消息在同学中成了不小的新闻,很多人来关心,但是林晨对那些关心很厌烦。天生全盲的同学因为没看过镜子所以不懂得表情管理,他们嘴上虽然带着担忧的口吻,脸上却写满了幸灾乐祸。
从小在盲校长大的王文天也有这个习惯,林晨为了这个事情说了他好几次,虽然林晨了解“说话”在盲人圈中的重要性,不愿意直播自己行动和思想的人就是不合群,就是在盲人的世界里隐形。
不能被看见就得被听见,否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,人只有在人群中才成为人。
“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瞎猫?”王秀莲曾经追查过这个问题,但是一无所获。她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刚进盲校工作的时候也常问学生的眼病,知道了许多不治之症的病名,视神经萎缩、角膜脱落、青光眼、视网膜色素变性、先天性白内障、脑瘤压迫视神经、炸伤……还有更多叫不出病名的病。即使知道了病名,也无法知道为什么会得那些病,人的失明如同猫的瞎眼一样神秘,她最后只能归结为命运。
“残疾不是个人的残疾,是社会的残疾,是因为社会没有构建起良好的无障碍环境,才让残疾人无法融入社会,才让残疾人成为残疾人。所以啊,我要告诉你们,没有残疾的人,只有残疾的社会!
“社会已经把‘残废’这个词改成了‘残疾’,我们现在又尽量使用‘残障’这个词。观念的改变是一切改变的开始,我们要让残障人士能平等地参与社会,这是我们现代文明的残障人观,只有保障残障人的各项权益,才标志着所有人的权益都有保障。
“观念在进步,科技在进步,无障碍的建设在进步,你们要从熟悉电脑开始随之进步。我们的电脑是安装语音软件的,用起来非常方便,我那天还闭着眼睛试了一下,可以上网。你们要好好学习,了解这个世界,只有了解了世界,这个世界才是我们的世界。
虽然她无知得可爱,但是无知有一个严重的后果,那就是让人陷在琐事之中,照着空洞的惯性生存,不去追求有意义的生活。
林晨的视力一直在下降,由于大五一年用眼过度,他在大学毕业后完全失明。当失明终于来临,林晨感到了自由,因为再也不需要自由。他不再恐惧失明,因为已经失明。一般人认为失明是陷入黑暗,其实失明首先失去的就是黑暗,他的眼前是一堆破碎的光,是这些假光挡住了视线。